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
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
好妇惟相妒,倡楼不醉稀。
下面是对《杂曲歌辞·长安少年行十首》的逐句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 赏春惟逐胜,大宅可曾归。
- 翻译: 春天里,人们只关注那些令人愉悦的地方和场所,大宅院是否已归还了?
- 注释: “惟”表示唯一地,“逐胜”意为追逐胜景,“大宅”指宽敞的大宅院。
- 赏析: 诗的开篇便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中美好景色的极度渴望,而这种渴望似乎只集中在那些能带来愉悦的胜地。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即追求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豪奢宅邸。
- 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衩衣。
- 翻译: 如果感到不快,就会逃离坐席,习惯于穿短衣。
- 注释: “不乐”意为不愉快,“逃席”是指离开座位逃避不愉快,“衩衣”指的是短衣。
- 赏析: 此句揭示了长安少年的一种生活态度,即在面对不满或不适时会采取逃避的方式。同时,“多狂”也表明这些少年通常行为放纵,不受传统礼节约束。
- 歌人踏月起,语燕卷帘飞。
- 翻译: 歌手们随着月光起身,燕子掠过窗帘飞舞。
- 注释: “歌人”指唱歌的人,“踏月”意味着随着月亮升起,“语燕”指燕子低飞,“卷帘”是形容窗帘随风摆动。
- 赏析: 这句描绘了一幅夜幕下歌舞升平的画面,展现了长安城中夜晚的繁华与活力。月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常被用来象征清雅和浪漫。
- 好妇惟相妒,倡楼不醉稀。
- 翻译: 只有嫉妒心的妇人才相嫉妒,而妓楼中的女乐却很少喝醉。
- 注释: “惟”表示只有,“相妒”指相互嫉妒,“倡楼”指妓院或妓楼,“醉稀”意味着醉酒的频率较低。
- 赏析: 诗中的对比强调了男欢女爱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她们往往被男性所嫉妒,而在娱乐场所则相对自由一些,但即便如此,她们也难以完全摆脱社会的束缚。
可以感受到唐代长安社会的风貌及其文化特色。诗中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城市生活的繁华和多样性,还透露出当时社会阶层的差异和文化观念的变迁。通过对诗句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