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在林梢脚底看,夕阳无际戍烟残。
冻开河水奔浑急,雪洗条山错落寒。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注释】

登鹳雀楼:登上鹳雀楼上的高处。鹳雀楼,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县,是唐代名胜。

林梢:树梢。脚底看:从高处往下看。

无际: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浑:同“混”。

错落:参差不齐。

始为一名抛故国:开始时为了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而离开故乡。

近因多难怕长安:最近由于战乱,担心回到长安后不能安居乐业。

祖鞭掉折徒为尔:祖辈留下的东西被毁弃了,自己只能为此而哀伤。

云溪负钓竿:在云溪河边钓鱼来度过余生。

【赏析】

此诗前四句为写景,后六句为抒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感情真挚,风格豪放。

首联两句写诗人立足高楼,俯瞰四周。鸟在林梢飞鸣,诗人目送着夕阳无限;戍楼残烟笼罩着大地,诗人目送着夕阳的西下。“林梢”二字,既写出了树林的高度,也写出了鸟儿的飞行高度。“鸟在林梢”一句中,“鸟”和“林梢”之间是主宾关系,诗人是主人,鸟是客人。诗人以“客”观“主”,这是诗人独特的观察角度,也是他独特的视角和眼光。“脚底看”三字写出了诗人站立的高度,也写出了鸟儿飞翔的高度,二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夕阳”二字,既写出了时间,也写出了景象,更是表现了诗人的感情,夕阳是一天之中最富有诗意的意象之一,诗人在这里用夕阳来写日落的景象,既写出了时间的变化,又写出了景色的变化。夕阳无限,则暮色苍茫,给人以无限的感觉。“戍烟残”三字写出了景象,又写出了情绪,更写出了环境,既有实写,又有虚写,更有诗人的联想和想象,使整个画面具有一种悲凉的氛围。这两句诗写得气势恢宏,境界阔大,给人一种雄浑壮阔的感觉。

颔联两句写诗人站在高高的楼台上放眼眺望。河水冻开奔腾不息,山头雪白一片。“冻开”二字,既写出了季节,也写出了水的状态,更是表现了水流的速度。“奔浑急”三字写出了水流的奔腾状态,更表现出水流的动态美。“雪洗条山”三字不仅写出了山的颜色,也写出了雪的作用,更是表现了雪的美。“错落寒”三字描写了山上的景物,更表现出雪的美丽。这两句诗写得生动形象,充满动感。

颈联两句写诗人由眼前的景物想到了自己的身世。当初离开家乡,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功名利禄,现在却因为战乱而担忧回不到家乡,所以不再追求功名利禄。祖传之物被毁弃了,只能够为此而伤心。“抛故国”三字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怕长安”三字写出了诗人对现在的忧虑和恐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

尾联两句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态度和看法。祖辈留下的东西被毁弃了,自己只能为此而哀伤;在云溪河边垂钓来度过余生吧!“祖鞭”二字既指祖辈留下的财物,又含有祖辈遗训的意思;“云溪”二字既是指云溪河的名字,又含有诗人的隐居之地的意思;“负钓竿”三字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更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和淡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也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不图名利、不问荣辱、不拘一格、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对未来的担忧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全诗语言质朴、意境开阔、感情真挚、风格豪放,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