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草萧森曲岸摧,水笼沙浅露莓苔。
更无蔟蔟红妆点,犹有双双翠羽来。
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
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及技巧的把握和鉴赏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全诗,明确主旨,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形象、结构、主题和手法,最后还要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蔓草萧森曲岸摧”“更无蔟蔟红妆点”写池边的景色,“雨细几逢耕犊去,日斜时见钓人回”写农事活动,“繁华自古皆相似,金谷荒园土一堆”总结全诗。

译文:

延寿坊东南角的老池,蔓草苍苍曲岸被摧。

水笼沙浅露出莓苔,不见簇簇花红点缀。

但见双双翠鸟飞来,依然美丽如昔。

雨丝细细地飘洒在耕牛的身上,夕阳将落时才看见渔者归来。

繁华景象自古都如此,金谷园的废墟堆成一堆。

注释:①蔓草萧森:指草丛茂密的样子。②曲岸摧:弯曲的河岸毁坏了。③水笼沙浅:水淹没沙地而露出泥土。④簇蔟红妆点:形容花丛中红花艳丽。⑤双双翠羽来:指翠鸟双飞,翠羽鲜艳夺目。⑥金谷荒园:指金谷园遗址。⑦土一堆:指荒废的园林。

赏析:

首联写景。“蔓草萧森曲岸摧”,写延寿坊东南角老池边荒芜的景色;“水笼沙浅露莓苔”,写池中的景致。这两句是说,荒凉已久的池畔,草丛茂密,弯弯曲曲的河岸已经毁坏,水深到了岸边的沙子上,露出了泥土的颜色。这两句是说,池塘里的水淹没了沙滩而露出泥地,没有像往常一样长出茂盛的花草,也看不见花朵簇拥在一起点缀着池塘,只有成双成对的鸟儿飞翔过来。“更无蔟蔟红妆点”,意思是说连花朵也没有。“犹有双双翠羽来”,意思是说虽然没有了花朵簇拥点缀,但有翠鸟飞舞,依然美丽如昔。“更无”与“犹有”相互呼应,表现诗人对景物变迁的惋惜之情。

颔联写农事活动。“雨细几逢耕犊去”,意思是说,细雨刚刚停歇,就看见农夫牵着牛回去。“日斜时见钓人归”,意思是说太阳西斜的时候,看见钓鱼人回家了。“雨”与“日斜”相照应,表明诗人对农事活动的观察细致入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下雨,但农人已经回去了,太阳也快要下山了,钓鱼人也回来了。

颈联写诗人的感慨。“繁华自古皆相似”,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繁华的景象都是如此相似,没有什么差别。“金谷荒园土一堆”,意思是说,金谷园的废墟堆积成一堆。这两句的意思是指,自古以来,无论是繁华还是衰败,最终都是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金谷园的废墟堆积成一堆,就像那曾经繁华的古池一样,只是荒废了而已。

尾联写诗人的感概。“繁华自古皆相似”,意思是说,自古以来,无论是繁华还是衰败,最终都是一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金谷园的废墟堆积成一堆,就像那曾经繁华的古池一样,只是荒废了而已。这两句是说,繁华的景象自古都一样,但是金谷园的废墟却堆成了一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五律诗《题延寿坊东南隅古池》的原文。此诗以池为题,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繁华易逝的哀叹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