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
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馀。
和峡州冯使君题所居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
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余。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
译文: 三年之内,通过拔除萝卜中的细长茎叶制成仁,展现了仁政的典范,而一日之间,诛茅筑室完成了自己的住所。
- 拔薤成仁政:这里用“拔薤”象征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即去除腐败或无用之物,象征着政治清明、国家富强。”拔薤”在古代常用来比喻治理国家的方法,寓意为清除腐败,恢复国家的繁荣。
- 三日之中完成大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就的自豪感。这种快速行动和效率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国家事务的高度责任感。
晓岫近排吟阁冷,夜江遥响寝堂虚。
译文: 早晨的山峦仿佛排列着一排排的吟诗阁,夜晚的江水远远传来寝堂回荡的声音。
- 晓岫近排吟阁冷: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早晨景象,山峦如诗般排列,吟诗阁显得更加清冷,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这里的“冷”,不仅指物理温度,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清静与超然。
- 夜江遥响寝堂虚:夜深人静时,江水的涛声仿佛传到了寝堂,但寝堂因空旷而回声更显空旷,形成了一种空灵之美。
唯怀避地逃多难,不羡朝天卧直庐。
译文: 我唯一的愿望是逃离这场多灾多难的乱世,并不羡慕那些高官厚禄却无所作为的生活(不羡慕朝天卧直庐)。
- 避地逃多难:描述了诗人面对乱世的无奈选择,他不愿意卷入政治漩涡,而是选择隐退山林,以求自保。
- 卧直庐:指的是官员的住所,直庐是古代的一种官邸名称。这里用来形容那些高官的豪华住所,与诗人避世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记得街西邻舍否,投荒南去五千余。
译文: 曾经记得街西邻居家的房屋还在否?如今我投荒南去了有五千多里之遥。
- 街西邻舍否:回忆曾经熟悉的街西邻居家的情况,可能由于战乱等原因,家园不复存在。
- 投荒南去五千余:形容自己因逃避战乱而远离故土,向南流亡数千公里,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壮。
赏析
这首诗是吴融对于冯使君新居的赞美之作,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现实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个人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三峡的自然景观和冯使君居所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丰富的意象,也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