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

【注释】

八月十五夜禁直寄同僚: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中秋之夜。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诗人因值班而不得与同僚一起赏月。

中秋月满尽相寻,独入非烟宿禁林:中秋时圆月当空,人们纷纷出外赏月,而此时诗人却独自一人,远离尘嚣,到禁林中去住宿。

曾恨人间千里隔,更堪天上九门深:诗人在想:人间的距离虽然远,但尚且有路可通;可是到了天上,却连九重宫门都难以接近。

明涵太液鱼龙定,静锁圆灵象纬沈:月亮映照着太液池中的鱼龙,使它们静止不动,月亮又静静地笼罩着整个圆灵宫,使宫阙上的星象隐去踪影。

目断枚皋何处在,阑干十二忆登临:月亮高悬天空,照得诗人心绪烦乱,他目不转睛地望着明月,直到它消失不见,才怅然若失。他想起了当年枚皋在月光中登高吟诵《招隐士》的情景,不禁无限感慨。

赏析:

这首诗写中秋夜晚值班的寂寞心情,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的不满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他向往自由生活的愿望。全诗以“月”为主题,通过描绘明月下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怀。前四句写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后四句则通过明月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最后以回忆往事结束全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