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和注释,抓住意象,分析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首句写登城所见,以写景开始。雨后初晴的秋色,映照着孤城,使孤城笼罩在一片清新宁静的氛围之中。“远目凝睇”写出诗人远眺之状,目光所及之处,一切景物都显得那么清晰,那么生动。“万象”即万物,这里指自然景观。“万象”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它既包括了“秋色”,也包括了“千嶂”。

“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第二联描写汉州城的远景。汉州城的远景是:从北边山峦之上传来的层层翠绿,把千山万壑全都遮住了;一条大江向东奔涌而去,江面波平浪静。“叠翠”指重重叠叠的青山,“漫流”指江河水流浩荡、无拘无束的样子,这两句诗写景有声有色,动静结合。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第三联写诗人因思乡而引起的感伤之情。“从军”指随军远征,“固”为本来之意,“固有”指本来就有。作者原打算随军出征,戍守边疆,可是现在却身在异乡,不能随军出征,只能远望汉州城,思念故乡。“怀古”指怀古之情。“岘首”是襄阳附近的一个地名,传说晋代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曾在这里修筑岘山亭台以为游乐之地。后来人们便称岘首为羊公山或羊公矶。“情”指感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第四联写诗人想登上高楼眺望远方的景象,但最后却因留恋汉州城而未能成行。“欲下”是想要下去的意思,“阑干”是栏杆。诗人想下到城楼的栏杆上,却因为不忍离去而回头望去。“乌归帆”指归巢的乌鸦。“戍烟”指戍楼的炊烟。“明”指明亮。“乌归帆没戍烟明”意思是说,归巢的乌鸦飞回,远处的帆影已经看不见了,只看见戍楼的炊烟还那么明亮、那么清晰。

【答案】

(登汉州城楼)

雨馀秋色拂孤城,远目凝时万象清。

叠翠北来千嶂尽,漫流东去一江平。

从军固有荆州乐,怀古能无岘首情。

欲下阑干一回首,乌归帆没戍烟明。

译文:

秋雨过后,天朗气清的秋色映照着孤独的城楼,远远眺望,万物都变得格外清晰。

北面群山叠翠层峦,千峰万壑被秋色覆盖;长江东流,江水平静如镜。

本来打算跟随军队奔赴前线,守卫边防,现在却身在汉州城里,不能追随军队出征,只能望着远方。

想起当年在荆州戍边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分;想到那著名的“三游洞”,也不免让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站在楼上想再欣赏一下汉州的美景,可是还没来得及下到楼下就忍不住回头多看了几眼,只见远处一只只乌鸦飞回了巢中,远方的帆影早已消失在视线之外,只剩下远处的烽火台还在冒着袅袅炊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