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
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
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诗句解释与译文#### 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
- 辞无圭组:意为辞去世俗的职位和礼物,表示隐居或超脱世俗的名利。
- 门向潮头过处开:比喻自己的心志如潮水般澎湃向前,不受外界干扰,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
- 关键词:辞,退隐;圭组,象征地位、权力的物品;门向潮头,比喻心境开阔如海,不受拘束。
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
- 几度黄昏逢罔象:意指在多次日落时遇到虚幻的景象或想象中的怪兽罔象(虚构的兽类)。
- 有时红旭见蓬莱:形容在特定的时刻(如日出或日食时)能看到传说中的仙境蓬莱。
- 关键词:枉象,幻想中的形象;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
- 碛连荒戍频频火:描绘了边疆荒凉的边关景象,烽火不断,象征着战争或者不稳定。
- 天绝纤云往往雷:表达了天空中细碎的云朵被雷击的景象,可能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或某种变化。
- 关键词:荒戍,无人驻守的边疆要塞;雷,自然界的声响。
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
- 昨夜秋风已摇落:指昨晚的秋风已经使得树叶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或衰败。
- 那堪更上望乡台:表达难以忍受再次登上眺望家乡之地的情感,可能是因为离别的痛苦或对故土的思念。
- 关键词:秋风,自然现象;乡台,指故乡或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海边的孤独与感慨。开头两句“辞无圭组隐无才,门向潮头过处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大海时的豪迈胸怀。接着,“几度黄昏逢罔象,有时红旭见蓬莱”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诗中的转折出现在“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这里既有边疆战事的紧张感,也有自然界雷电交加的壮美。最后一句“昨夜秋风已摇落,那堪更上望乡台”则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秋风的萧瑟和望乡台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