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莲重叠在青冥,落日垂鞭缓客程。
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

【注释】

碧莲:即青莲。

重叠:重叠着,指莲叶重叠。青冥:青色的天空。

落日垂鞭缓客程:傍晚时,落日的余晖下,主人慢悠悠地驱赶着马儿。

不奈:怎能忍受。

春烟笼暗澹:春天的烟霭笼罩着朦胧的景色。

可堪:哪里能够忍受。

秋雨洗分明:秋天的雨洗净了一切,使之变得清晰可见。

南边已放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南方已经放开了三匹马,北面还标有一百二十座城。

只怕仙人抚高掌:恐怕仙人用手指轻轻地一挥,就足以使山峰高耸入云霄。

年年相见是空行:每年都能相见,却只能像空行一样飘荡在天空中。

【赏析】

此诗以咏华山著称。首联写山势,次联写山色,三、四句写景致之奇,五、六句写山势之险,末两句写仙气之浓。

诗人登上华山,面对苍茫的群峰,胸襟开阔,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东归望华山》的诗作。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首联“碧莲重叠在青冥”一句,用莲花比喻华山,形象生动;“青冥”一词,既形容华山的巍峨,也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山之巅的感受。而“落日垂鞭缓客程”,更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满大地,诗人驱马缓行,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这两句不仅表现了华山的雄伟壮丽,更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颔联“不奈春烟笼暗澹,可堪秋雨洗分明”,则是诗人对华山景色的独特感悟。春烟笼罩山峦,使得它们显得朦胧而神秘;秋雨过后,山峦则变得清晰可见。这种景色的变化,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同时,这也暗示了华山四季皆有不同的美,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貌。

颈联“南边已开三千马,北面犹标百二城”,则进一步展现了华山的壮丽景象。南边的山峰上已经开满了三千匹马儿(指烽火台),北方则还有百二重城(指太华峰)。这不仅说明了华山的险峻之处,也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自豪感。

尾联“只怕仙人抚高掌,年年相见是空行”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担心那些仙人会用手指轻轻一挥,就能将山峰高高地托起;而自己只能像一只孤零零的鸟儿一样,年年飞来飞去,却无法真正地触摸到这些美好的景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