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
穿城初北注,过苑却东流。
绕岸清波溢,连宫瑞气浮。
去应涵凤沼,来必渗龙湫。
激石珠争碎,萦堤练不收。
照花长乐曙,泛叶建章秋。
影炫金茎表,光摇绮陌头。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有雨难澄镜,无萍易掷钩。
鼓宜尧女瑟,荡必蔡姬舟。
皋著通鸣鹤,津应接斗牛。
回风还潋潋,和月更悠悠。
浅忆觞堪泛,深思杖可投。
只怀泾合虑,不带陇分愁。
自有朝宗乐,曾无溃穴忧。
不劳夸大汉,清渭贯神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一水终南下,何年派作沟
- 释义:一条水流终于向南流去,不知哪一年被分出成为一条河沟。
- 注释:这里的“派”指的是分流,“何年”表示不确定的时间。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河流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 穿城初北注,过苑却东流
- 释义:这条河流穿过城郭时最初向北流动,经过园林时却转向了东方。
-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河水在城市中穿行的景象。
- 赏析:通过对河水在不同地点的流向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 绕岸清波溢,连宫瑞气浮
- 释义:河水绕过河岸时,清澈的波涛溢出水面;而连着宫殿的地方,似乎有吉祥的气息飘浮在空中。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水与周围的环境相映成趣的景象。
-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之美。
- 去应涵凤沼,来必渗龙湫
- 释义:这条河流去的时候应该能包容凤凰池的水,来的时候必然渗透龙王井的水。
- 注释:这两句诗比喻河水的流动能够带来吉祥和祥和。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赋予了河水以神秘和美好的寓意。
- 激石珠争碎,萦堤练不收
- 释义:激流冲刷着石头,使得石上的小水珠纷纷落下;而流淌的河水像白色的绸带一样,不肯停歇。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流湍急、美丽的景象。
- 赏析: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河流的动态美。
- 照花长乐曙,泛叶建章秋
- 释义:当太阳从花丛中升起时,河水映照着长乐宫的晨光;当秋风起时,河水泛动着落叶,仿佛建章宫前的景色。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流在特定时间的美丽景象。
- 赏析:诗人捕捉了自然景观中的细节,展现了对美景的敏感和描绘能力。
- 影炫金茎表,光摇绮陌头
- 释义:河水的影子在金光闪闪的柱子上闪耀,而河水的光芒在华丽的街道前摇曳。
- 注释:这两句诗形容了河流的光影效果。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
-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 释义:河水旁流过画眉府,又斜插入教箫楼。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河流流经不同建筑的情景。
- 赏析: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河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 有雨难澄镜,无萍易掷钩
- 释义:下雨时很难让清澈的水变得像镜子一样明净,没有浮萍容易让人把钓钩投掷出去。
- 注释:这两句诗比喻了河流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的变化。
- 赏析:通过对比不同的天气条件对河流的影响,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多变性。
- 鼓宜尧女瑟,荡必蔡姬舟
- 释义:击鼓时适合弹奏尧帝的女儿们演奏的瑟,荡舟时必然需要蔡姬般的船夫。
- 注释:这两句诗比喻了音乐与舞蹈的不同场合。
- 赏析:诗人巧妙地将音乐与舞蹈联系起来,展现了音乐与舞蹈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皋著通鸣鹤,津应接斗牛
- 释义:皋泽上有鸣叫的鹤,津渡处应有能与北斗星相对照的船只。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景观中的元素。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 回风还潋潋,和月更悠悠
- 释义:回风拂面,水面泛起层层波纹;月光洒落,更加显得悠长宁静。
- 注释:这两句诗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
- 赏析:诗人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 浅忆觞堪泛,深思杖可投
- 释义:回想酒杯轻泛,可以随意喝;深思时,拄着手杖行走也无妨。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 赏析:诗人通过对自由生活方式的描述,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只怀泾合虑,不带陇分愁
- 释义:只有怀揣着泾河合流后的忧虑,才不会因陇山分裂而产生烦恼。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的愿望。
- 赏析:诗人通过对国家统一的愿望的表达,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 自有朝宗乐,曾无溃穴忧
- 释义:只要拥有向中原进贡的快乐,就无需担心被敌人攻破的危险。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的信心。
- 赏析:诗人通过对国家安宁的信心的表达,展现了他的乐观精神。
- 不劳夸大汉,清渭贯神州
- 释义:不需要过度地夸耀汉朝的强大,清渭河流贯穿了整个神州大地。
- 注释: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汉朝强大实力的认可和赞美。
- 赏析:诗人通过对汉朝强大实力的认可和赞美,展现了他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他对国家繁荣、民族和谐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