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编来久,弥年断不收。
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
尽见三重阁,难迷百尺楼。
伴灯微掩梦,兼扇劣遮羞。
零落亡珠缀,殷勤谢玉钩。
凉宵何必卷,月自入轩流。

败帘六韵

唐代诗人吴融所作古诗

有客编来久,弥年断不收。
不堪风作候,岂复燕为雠。
尽见三重阁,难迷百尺楼。
伴灯微掩梦,兼扇劣遮羞。
零落亡珠缀,殷勤谢玉钩。
凉宵何必卷,月自入轩流。

注释

  1. 有客编来久:有一段时间以来一直等待某人的到来或消息。
  2. 弥年断不收:经过很长时间(弥年)但始终没有收到某件事情的结果或消息。
  3. 不堪风作侯:承受不住风吹雨打,形容生活艰难或处境不佳。
  4. 岂复燕为雠:不再和过去的敌人或仇敌有任何瓜葛。
  5. 尽见三重阁:看到了三层的阁楼,形容视野广阔或者经历丰富。
  6. 难迷百尺楼:难以辨认或接近一百尺高的楼宇,可能指高耸而不易达到。
  7. 伴灯微揜梦:在微弱的灯光下入睡,形容夜晚的安静或孤独。
  8. 兼扇劣遮羞:用扇子遮住自己的脸,比喻掩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
  9. 零落亡珠缀:形容事物或人的命运像丢失的珍珠一样破碎或无价值。
  10. 殷勤谢玉钩:非常珍惜或感激某物,如同对珍贵的玉钩一般。
  11. 凉宵何必卷:在清凉的夜晚,没有必要打开窗户通风。
  12. 月自入轩流:月光自然地流入房间,意味着月亮明亮且自然照射。

赏析

《败帘六韵》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帘”、“窗”等日常物品的描写,隐喻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困惑和挣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如贫富差距、官场腐败等。

2. 艺术手法

诗歌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社会的冷暖和人生的悲欢。这种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诗歌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不堪风作侯”与“岂复燕为雠”的对比,既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又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3. 语言风格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力度。通过对日常物品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诗歌中还有一些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伴灯微揜梦”,将生活中的小事与梦境相结合,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败帘六韵》作为一首充满深意的诗篇,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研究唐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