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
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
薄暮归随仗,联翩入琐闱。
【注释】
杂曲:一种乐曲。
少年行:古代一种以描写男女情爱为主题的乐府歌曲。
三首:指此诗共三个短歌辞。
侍:陪伴。
长杨:汉宫名,位于今陕西西安市南,是汉文帝的行宫,故址在今西安市南长安门外。
承恩:受恩宠。
射飞:射鸟。
尘生:尘土飞扬。
马影灭:马影隐没在尘土之中。
箭落雁行稀:箭矢落在大雁行列之间,稀少。
薄暮:傍晚,天色渐暗。
归随仗:随皇帝的车驾回宫。
琐闱:宫中小门。
【赏析】
这首《少年行》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歌。前四句写少年打猎时英姿飒爽、神采奕奕的样子;后四句则写黄昏时随皇帝回宫的情景。全诗语言明丽,意境开阔,风格豪放。
首句“侍猎长杨下”,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为下文作铺垫。“长杨”指汉代的长杨宫,因宫苑中有长杨桥而得名。《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七月乙卯,上(汉武帝)至长杨射熊彘。这里借指汉武帝狩猎的地方。侍猎,即陪侍皇帝狩猎。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以及他所处的环境。
第二句“承恩更射飞”,承上启下,承接第一句中“侍”字,进一步写侍从皇帝狩猎之事。“更射”,轮流射箭。“飞”,指鸟兽之类。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在宫廷中受到恩宠的情况。
第三句“尘生马影灭”,“尘生”,犹言扬起。“马影灭”,马的身影隐没在飞扬的尘土中,形象地描绘了狩猎时的场面。这一句既照应第一句中的“侍”字,又为下面写主人公打猎的英勇作了铺垫。
第四句“箭落雁行稀”,承上句而来,写主人公射箭的技艺。“箭落雁行稀”,意谓箭射得很准,落得很低,几乎落在大雁的行列中间。这一句既照应第二句中的“承恩”二字,又为下面写主人公打猎的得意作了铺垫。
最后一句“薄暮归随仗”,写日暮之时,主人公回到皇宫,随侍皇帝回宫。“薄暮”,指傍晚时分,天色渐暗。“仗”,车驾。这一句照应第一句中的“侍”字,又照应第二句中的“还”字,同时为全诗增添了浓厚的色彩。
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三句写主人公侍候皇帝打猎,技艺高超;后一句写主人公狩猎结束,随侍皇帝回宫,表现了主人公的威武和从容。语言简练明快,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