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
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
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
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
生世莫徒劳,风吹盘上烛。
厌见桃株笑,铜驼夜来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理解诗句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内容、题目的要求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运用联想和想象,与诗文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相结合来理解。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答案】

译文:

三月落魄之后,去寻春游赏花。谁人弹奏送别之曲,在洛水岸边悲叹铜驼。桥南边有许多马客,北山上有很多古人。

酒客饮酒杯中小酌,铜驼独自感叹千万年的春光流逝。活着的人不要白费时光,就像风吹过盘上的烛火。

讨厌看见桃株上笑靥如花的女子,却听见铜驼在夜深时哭泣。

注释:①铜驼:指洛阳的铜驼街,为唐都城东西走向的大街道。②落魄:形容穷困失意的样子。③东家:这里指诗人的邻居或友人家中。④作:创作,演奏。⑤送春曲:是古代乐曲名,此处指作者所写乐章的名称。⑥洛岸:指洛阳附近的河流。⑦桥南:指桥南边的马客。⑧北山:指洛阳北面的山岭。⑨桃株:即桃花树,这里泛指美丽的女子。⑩厌见:讨厌看见。⑪风动:风吹蜡烛燃烧。⑫盘烛:灯盘上的蜡烛,借喻蜡烛。⑬生世:一生的岁月。⑭无虚度:不要虚度光阴。⑮厌:厌恶。⑯盘:同“磐”,大石。⑰哭:流泪。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洛阳度过的暮春时节的所见所感。首联“落魄三月罢,寻花去东家。”意思是说在经历了三月的落魄后,作者决定去朋友家找春天。这两句诗描写了作者的落寞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生活的热爱。第二联“谁作送春曲,洛岸悲铜驼”则是作者对于送别之曲的感慨。这两句诗通过“谁作”和“悲”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和悲哀之情。第三联“桥南多马客,北山饶古人”则表现了作者对于马客和古人的观察和思考。这一句诗通过对马客和古人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慨。最后两联“客饮杯中酒,驼悲千万春”则是作者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感悟。这两句诗通过“客饮”和“驼悲”这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间的感慨。整首诗通过作者的内心独白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他在洛阳度过的暮春时节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