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诗: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一夕绕山秋,香露溘蒙菉。
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
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镞。
译文:
清晨时分,我踏入太行山中。
一夜的山径行走,满路都是秋天的香气。
新的桥梁依傍着山崖,等候的鸟鸣声中带着露珠。
洛南之地已经远离,谁能帮我准备过夜的被子?
岩石上的气息多么凄凉,老草如箭一般刺眼。
注释与赏析:
-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这里的“七”是农历七月,而“一”可能指一天,所以“七月一日”可能是诗人在这一天开始他的旅行或探险。“晓”指的是黎明时分,意味着诗人是在黎明时进入太行山的。
- 一夕绕山秋:整夜都在山中行走,周围充满了秋天的气息。“一夕”可能指的是一夜之间,表明诗人在山里度过了很长的时间。
- 香露溘蒙菉:“溘”意为突然,“蒙菉”形容覆盖了绿色的植被。这一句描绘了早晨山林中露水覆盖了一切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清新和神秘感。
- 新桥倚云阪:描述一座新建的桥横跨在山间,这座桥可能是为了方便登山而建。“倚云阪”意味着桥的位置非常巧妙,仿佛是靠在云朵之上。
- 候虫嘶露朴:“候虫”是指候鸟或昆虫等在特定时间发出叫声的动物,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活动的关注。“嘶露朴”描述了这些候虫在露水中的声音,增加了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
- 洛南今已远:洛南地区现在已经很遥远了。这句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感,可能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 越衾谁为熟:这里可能指的是在山上过夜需要自己准备被褥或衣物。“谁为熟”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度过夜晚的疑问或是对自己准备能力的不确定。
- 石气何凄凄:描述了岩石上的气息,可能是由于露水或其他天气变化造成的。“凄凄”强调了这种气息给人的冷清或悲伤的感觉。
- 老莎如短镞:用“老莎”形容生长在岩石上的草,它们看起来就像箭头一样锐利。“如短镞”进一步描绘了这种草的生长状态,可能是指它们尖锐、锋利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太行山清晨的美丽景色和深厚的情感。从一开始的黎明到深夜的行走,再到岩石的气息和植物的细节,诗人巧妙地捕捉了大自然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他对这个地方的情感和思考。整体上,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太行山的自然美,还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