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
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
香扫涂,相公归。
杂歌谣辞·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邺城中,暮尘起。将黑丸,斫文吏。棘为鞭,虎为马。团团走,邺城下。切玉剑,射日弓。献何人,奉相公。扶毂来,关右儿。香扫涂,相公归。
译文:
邺城中,暮色渐起,尘沙漫天。探取黑丸,斩断文吏,用棘鞭作剑,以虎为马,驰骋战场,踏破邺城防线。手中持着如削玉石般锋利的宝剑,张弓搭箭,射出如太阳般的神箭。献给谁呢?当然是献给那位受我敬仰的相公。他如同车轮般扶摇直上,来到关右之地。公子啊,请你扫净战地,让百姓得以回归平静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著称于世。此诗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士兵的辛劳,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破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中“探黑丸,斫文吏”,运用了成语“探黑丸”,比喻敌人像黑色的丸子一样难以对付;“文吏”则是对那些不恤士卒饥寒、只顾自己享乐的将领的讽刺。这种巧妙的比喻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诗中“切玉剑,射日弓”,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战争胜利的期待。这里的“切玉剑”象征着勇士们如同削玉一般锐利的武器,而“射日弓”则寓意着他们如同神射手一样,能够射出强大的力量,击退敌人。这种描述不仅富有想象力,也表达了作者对正义和勇敢的崇高追求。
在最后一句“香扫涂,相公归”,则是对战争结束后和平生活的期盼。这里“香扫涂”形容战后的街道清洁整洁,充满了和平的气息;“相公归”则是对那位受到尊敬的将领的期望,希望他能带领人民重建家园,过上安定的生活。这种结尾既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将领的深刻批评,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文学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