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题解答时,首先指出本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然后结合全诗内容概括出其主题;接着指出本诗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最后指出本诗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这是一首应制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首诗应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诗人奉旨应诏而作。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意思是:峻峭的山峰有万丈之高,居高临下,可以敞开御筵。“居高”句化用《楚辞·招魂》“冯虚与乎登霞兮,吾将游戏乎玉坛”句意,表明诗人身临其境。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意思是:行走于山道之上,就像在战场上停驻不动以观日出,乘坐辇车如同登上了高山。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意思是:城中宫阙隐没在云雾之中,关隘黄河仿佛在天空之外相连。这两句写景,描写了山间云雾缭绕,关河连绵起伏的景象,展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意思是:有幸随驾登山,高兴得吟诵《济汾篇》。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恩宠的感激之情。
【答案】
译文:
山巅巍巍,高耸入云;我身临其境,可以敞开御筵;行走于山道之上,犹如在战场上停驻不动以观日出,乘坐辇车如同登上了高山;城中宫阙隐没在云雾之中,关隘黄河仿佛在天空之外相连;有幸随驾登山,高兴得吟诵《济汾篇》。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的应制诗,应是奉旨而作,故称“奉和”。首联先以山峦叠嶂、高耸入云起兴,再以“居高”二字点明自己身临高处的感受,同时暗含对君王恩典的感激之情。颔联承上启下,写自己登山所见,用夸张手法表现自己身临其境之感。颈联承三、四两联写景,以写景为主,写山间云雾缭绕,关河连绵起伏。尾联写自己在皇帝身边奉旨为赋,心情舒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