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意境、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诗句解析
  • 汤沐三千赋:描述高安公主拥有大量的财富和资源,如同享受着皇家待遇一般。
  • 楼台十二重:暗示高安公主的住所富丽堂皇,有多层建筑,突显其高贵身份。
  • 银炉称贵幸:使用银质器皿来象征富贵,显示了高安公主受到的宠爱。
  • 玉辇盛过逢:玉辇是帝王出行用的车辆,这里用“盛过逢”表明其豪华程度超越常人。
  • 嫔则留中馈:指的是高安公主在家中负责家务事,表现出她的贤淑与能干。
  • 娥辉没下舂:形容她的美丽光彩照人,如同月光一般洒在地面上。
  •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表达了对高安公主长寿之后可能无人相伴的哀思和无奈。
  1. 译文
    汤沐(宫廷园林)三千顷,楼台(指宫殿)十二座重重。
    银炉(指金银装饰的器具)彰显尊贵的幸运,玉辇(华丽的车)载满了荣耀和荣宠。
    嫔妃则留在家中处理家务,如月华般辉煌却默默无闻。
    平阳公主百年之后,她的歌声舞影还能为谁而存?

  2. 赏析

  •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展现了高安公主的奢华生活,反映了古代贵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强调了她受到的特殊待遇和荣耀,突出了她的尊贵地位。
  • 嫔则留中馈揭示了她在家中的角色和职责,同时也反映出她的贤良淑德。
  • 娥辉没下舂描绘了高安公主的美丽,如同夜空中的月亮,照亮了周围的一切。
  •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反映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愁,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高安公主生活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其一生的赞美以及对她离世后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贵族女性的生活和情感态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