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
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
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
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
【解析】
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唐诗进行赏析。此诗是杜甫罢官还乡的诗,全诗十句,前四句写罢郡后的喜悦心情,后六句回忆往昔,抒发感慨。“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诗人以“寿阳”代称自己,说自己罢官归乡时,有十首诗作,现在编录下来,并记述了当地的吉祥之物。“东风百里雪初晴,淝口冰开好濯缨。”“东风”指春风,“百里”指很长的距离。诗人从洛阳出发,一路春风,一路欣赏美景。“淝口冰开好濯缨”,淝水之口解冻了,可以洗帽戴冠。这两句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野老拥途知意重,病夫抛郡喜身轻。”这两句描写了归家路上的情景和心情。“野老”是指家乡的老人。“拥”,这里是“拥戴、追随”的意思。“途”,路。“病夫”指自己身体不好。“抛郡”,辞别官职。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回家的喜悦之情。“人心莫厌如弦直,淮水长怜似镜清。”“人心莫厌”的意思是:不要厌烦人们的心思像琴弦一样。“淮水长怜”指的是淮河的水很清澈,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心地纯洁。这两句写出了自己对百姓的感情。“回首夕岚山翠远,楚郊烟树隐襄城。”“回首”意为回顾。“夕岚”,即傍晚的烟岚。“楚郊”,指的是楚国的郊外。“烟树”,指树木上笼罩着雾气。“襄城”,是春秋时的楚国都城,在今天河南省南阳市一带。这两句描写了晚霞中的山景,以及楚地的景物。
【答案】
这首诗是杜甫罢官回洛阳时所作。诗人在这首诗里,首先抒发了对自己离开洛阳的惆怅心情,接着写了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最后表达了对百姓的关爱之情。全诗结构完整,语言简练,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译文:
东风吹拂百里路,雪花融化大地春。
淝水解冻好洗帽,我返家园乐悠悠。
人心不可像琴弦,淮水永远像明镜清。
回首晚霞映山色,楚郊烟雾隐古城。
赏析:
这首诗作于杜甫罢官归乡之际。诗人由洛阳启程,一路春风,一路欣赏美景,心情舒畅,十分高兴。途中遇到一位老年农民,他主动跟随诗人,表现出对他的深厚情意;诗人也感到由衷喜悦。然而,诗人毕竟是一个身体欠佳的人,所以,他的心情并不轻松。当他到达寿阳时,又看到当地官员为欢迎他的到来举行盛大的宴会,这更使他感到惊喜。诗人在这首诗中,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了内心的真实感受,既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又展现了他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