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
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
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
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仙山景象,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首联“欲向仙峰炼九丹,独瞻华顶礼仙坛。”表达了诗人渴望修炼成仙的愿望。他希望前往仙山,修炼仙丹,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华顶是仙山的象征,代表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人独自站在华顶上,仰望着仙山,表示他对神仙生活的向往。

颔联“石标琪树凌空碧,水挂银河映月寒。”进一步描绘了仙山的美景。诗人看到了挂在岩石上的奇树,这些树木高耸入云,颜色翠绿鲜艳,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水挂在山间,仿佛是一条银色的河流,月光下闪烁着寒冷的光芒。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美的赞美。

颈联“天外鹤声随绛节,洞中云气隐琅玕。”继续描绘了仙山的神秘氛围。诗人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鹤叫声,这是仙鹤的鸣叫,象征着仙境中的生物。同时,他看到了洞中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些云雾仿佛是仙女们的裙摆,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和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尾联“浮生未有从师地,空诵仙经想羽翰。”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他认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找到学习的地方,只能空怀理想,诵读仙经。这里,诗人用“羽翰”指代书信或消息,意味着他只能在书信中传达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理。

赏析:这首诗以华顶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他也通过对声音和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最后,诗人用现实的对比来表达他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无奈与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