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
青龙精是汞,白虎水为铅。
悟者子投母,迷应地是天。
将来物外客,个个补丹田。
五言
万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
青龙精是汞,白虎水为铅。
悟者子投母,迷应地是天。
将来物外客,个个补丹田。
注释:
- 万物皆生土:指所有事物都源于土壤,强调其基础性和根本性。
- 如人得本元:比喻事物或人的根本在于其原始、纯净的本质或基础条件。
- 青龙精是汞:青龙象征木行,精指的是精华,汞在五行中属水,这里指木行精华中的水元素。
- 白虎水为铅:白虎象征金行,水为五行中之一,这里指金行中的水元素(铅)。
- 悟者子投母:意指理解事物本质的人能回归到其根本状态,与母亲(本源、根基)融合。
- 迷应地是天:指迷失方向的人误以为外在表象就是真相。
- 将来物外客:未来之物,超越物质形态的东西,可能指修行、真理等抽象概念。
- 个个补丹田:每个人都能通过修炼达到内丹(即心性、精神层面的修炼)的境界,如同补充了元气的丹田。
赏析:
这首诗以五行哲学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提出了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认识。诗人用“万物皆生土”开篇,强调了一切存在的根源都在于“土”,象征着生命的根基和基础。接着,通过“如人得本元”进一步展开,将这一概念扩展到了人类,指出人类的根本在于其内在的本性和本质。
诗中的“青龙”“白虎”分别代表木行和金行,而“汞”“铅”则是五行中的元素,通过这些元素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思考。例如,“青龙精是汞”和“白虎水为铅”揭示了自然界中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影响。
诗歌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人的理解,“悟者子投母”和“迷应地是天”反映了对事物本质的领悟与误解。最后两句“将来物外客,个个补丹田”则表达了对超越物质世界,达到精神和内在修养境界的追求。整首诗不仅具有哲学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