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
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注释】1.汉家:汉朝。东郡:古郡名,治所在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

2.宛彼白马津:宛在今河南南阳县,白马津在今滑台东面,为古代黄河渡口。

3.蕃殖:蕃,繁盛;殖,生长繁殖。4.临:指亲临。

5.劳:慰劳。

6.远别:远行别亲。

7.初:当初。方:正。8.课:功课,学业。应:应该。9.良牧:好的牧人。尔:代词,你。当:应当,应该。10.仁:仁爱。

【译文】汉朝重视东郡,宛地白马津边,黎庶既已蕃殖。临之劳近臣远别,初行方及春课成,应首课第一,良牧汝当仁。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邕离开京城到滑台赴任时的送别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语言简洁明快,情真意切,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良好祝愿。

“送李邕之任滑台”这一句点明送别的对象,交代了去向。

颔联两句写滑台。前一句说滑台是东郡的要冲之地,后一句说滑台地方虽小,但黎庶繁茂,人口众多。这是对朋友即将任职的地方的描绘。从“东郡”和“滑台”这两个地名来看,李邕这次出使滑台,是因有政绩而受到朝廷重用的(《旧唐书》卷五十九:“时李邕、张均、王斌皆以文翰自见,帝欲用之,而未决也。邕乃奏曰:‘……’”。)。

颈联两句写李邕将要去上任的行程。前一句说李邕将要远别亲人,开始他的新生活。第二句说李邕即将开始他的工作,正当春天时节。这是对友人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描写。“远别初首路”中“初首路”三字用得很妙。它既写出了时间是在春天的清晨,又写出了李邕即将开始他新的征程的情景。

尾联两句是对李邕的美好祝愿。前一句说李邕的学问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成为第一名。“课成”二字,不仅写出了李邕的学业有成,而且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期望很高。“良牧尔当仁”中“良牧”二字更是妙笔生花。李邕这次出使滑台,如果政绩显著,那他就可以像古代的良政一样,得到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了。这里的“汝”,就是“你的”意思。作者在这里把李邕比作古代的良政,既表明了对他这次出使的信任和厚望,又表示了对他的鼓励和鞭策。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其体裁、格律都很严整,但通篇流畅自然,毫无拘束之痕。全诗四句二十八个字,语势跌宕起伏。开头二句叙事写景,为送别作铺垫;接着二句写李邕即将赴任的新职,为送别作过渡;然后二句写李邕将要去上任的行程,为送别作高潮;最后二句对李邕进行祝愿。这样结构布局合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得诗歌既有波澜起伏之美,又有浑然一体之妙,充分体现了律诗的特点,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