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昼寐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
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
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译文:
我躺在竹席上,听着窗外的风吹过,看着天上的云彩飘过,心中却感到有些空虚和无聊。
鸟儿在树林中惊醒了我的美梦,让我想起了庄子所说的蝴蝶梦。
而我,就像惠子一样,总是被外界的事物所困扰,无法找到真正的快乐。
我知道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是值得高兴的。所以,我决定去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就像华胥国的人们那样。
注释:
- 筠桂:竹子和桂花,都是高洁的植物,常用来比喻人品高洁。
- 任人嘲宰予:任,任由;嘲,嘲笑;宰予,春秋时期鲁国人,曾为孔子的学生。这句话意思是说,我像宰予一样被人嘲笑。
- 鸟惊林下梦:林下梦,指梦中的景象出现在树林之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梦境的迷恋。
- 风展枕前书:风展,形容风吹动书页的情景。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夜晚阅读书籍的场景。
- 正作庄生蝶:庄生,指的是庄子;蝶,比喻生活中的虚幻和变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困惑和迷茫。
- 谁知惠子鱼:惠子,指的是惠施;鱼,比喻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和的追求。
- 人间无乐事:人间,指世间;乐事,快乐的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快乐的淡漠态度。
- 直拟到华胥:直拟,直接;华胥,传说中的理想境界,位于昆仑山以北。这里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于超脱境界的向往。诗人以竹席、秋风等为背景,通过鸟儿惊醒、风展枕前书等意象,展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庄子和惠子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诗人以华胥国作为理想境界的象征,展现了他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