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仙向玉清,独倚雪初晴。
木落寒郊迥,烟开叠嶂明。
片云盘鹤影,孤磬杂松声。
且共探玄理,归途月未生。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寻访玉芝观时的即兴之作。
前四句,写寻访玉芝观的情状。首二句“寻仙向玉清”,直抒胸臆。诗人以“寻仙”自诩,表明其求道心切。他向往玉清,企望在道教圣地玉芝观找到修炼仙道的契机和良师益友。第三句“独倚雪初晴”。点明寻访时间与天气。诗人独自登上玉楼,倚窗而立,欣赏着冬日里难得一见的雪景。第四句“木落寒郊迥”。“木落”指树叶凋零。“寒郊”指寒冷的郊野。这一句描写的是玉楼所见的秋末之景。诗人站在玉楼上,远眺四周,只见树木凋零,一片萧瑟;远处郊野上积雪未消,寒气袭人。
第五至七句,写诗人在玉楼所见所闻。第五句“烟开叠嶂明”。诗人抬头望去,只见层峦叠嶂之上云雾缭绕,山间烟雾渐散,露出层林叠翠的美景,景色分外明丽。第六句“片云盘鹤影”。诗人目光转向远方,只见一片白云悠悠地飘来,恰似一只白鹤在空中飞翔,为这静谧的山景增添了几分生机和灵气。第七句“孤磬杂松声”。诗人侧耳倾听,耳边传来阵阵清脆悠扬的磬声和松涛阵阵之声,宛如天籁之音。这些声音与眼前的美景相得益彰,使诗人陶醉在这宁静祥和的氛围之中。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玉楼的感受和心愿。第八句“且共探玄理”。诗人在玉楼中暂且放下尘世烦忧,与朋友们探讨玄妙的道理,寻求心灵的升华。第九句“归途月未生”。诗人在玉楼中度过一个不眠之夜,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踏上归途。此刻,一轮明月尚未升起,但他并未感到一丝遗憾。因为他已经领略到了玉楼的美景和幽静氛围,收获颇丰。第十句“探玄理,归途月未生”,点出题意,回应了开头两句。诗人在玉楼中暂时放下尘世烦恼,与朋友共同探寻玄妙之理,直至天色破晓。虽然此时月尚未升上天空,但他并未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在玉楼中他已经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玉楼中寻访道观时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诗人展现了自己的追求和心境。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