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这首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当时王使君因触怒权臣而被贬。诗人在郴州送行,作此诗以悼念。
银章朱绂照云骢
“银章”,指官印,古代官员的服饰上常佩有铜印,用金、银制成者则少见;“朱绂”指红色的官服。这里说:“银章朱绂照云骢”,是说这位王使君身穿红袍金印,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
六换鱼书惠化崇
“六换鱼书”,谓多次接到更换官职的文书,说明其仕途坎坷。“惠化”,即恩泽教化。这里说:“六换鱼书惠化崇”,意思是说这位王使君虽然多次被降职,但是朝廷的恩泽和教化却依然深厚。
瑶树忽倾沧海里,醉乡翻在夜台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那棵瑶树(指王使君)忽然倒塌在沧海之间(意喻王使君突然被贬),而我的醉乡(指自己的家乡)却在黑夜中消失。
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这句诗的意思是:那些东山的歌妓(指王使君的朋友、同事)都随着飞花而散去,而那位北海的贤人(指王使君自己)也随着逝水流去,化为虚无。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曾经也是那位绮罗筵上的宾客,现在却要在这里痛哭哀悼。
赏析:
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对王使君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银章朱绂”比喻王使君的尊贵地位,“六换鱼书惠化崇”则表示王使君虽然屡遭挫折,但朝廷的恩泽和教化依然深厚。此外,诗中还通过描绘景物来渲染氛围,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