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琴不得听,嘉玉不得名。
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
退居一河湄,山中物景清。
鱼沉池水碧,鹤去松枝轻。
长材靡入用,大厦失巨楹。
颜子不得禄,谁谓天道平。

【注释】

  1. 善琴:擅长弹琴。
  2. 嘉玉:指美玉,这里比喻贤才。
  3. 知音:指懂得欣赏的人。
  4. 良匠:指有技艺的工匠。
  5. 退居一河湄:退隐于河边,即隐遁。
  6. 物景清:景物景色清新。
  7. 鱼沉池水碧,鹤去松枝轻:形容隐士的闲适生活。
  8. 长材:指才能出众的人。
  9. 大厦:高大的建筑。
  10. 巨楹:高大的门柱。
  11. 颜子:孔子的学生颜回。
  12. 失禄:失意、不得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郑殷处士的诗,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和对其隐居生活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善琴不得听,嘉玉不得名”,意为擅长弹琴却无法得到欣赏,美丽的玉石也无法得到赏识。这两句以琴和玉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才华得不到认可和赏识的无奈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颔联“知音既已死,良匠亦未生”,意为知己已死,良工也尚未出现。这两句以知音和良匠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知音和良匠的渴望和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士生活的向往。
    颈联“退居一河湄,山中物景清”,意为退居河畔,山中的景色格外清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逸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尾联“鱼沉池水碧,鹤去松枝轻”,意为鱼儿沉入池水变得碧绿,白鹤飞去留下松枝轻盈。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居住的环境,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玉石、知音、良匠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