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
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
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七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红楼疑见白毫光,寺逼宸居福盛唐。
这句诗描绘了一座寺庙的辉煌景象。红楼指的是红色的建筑,可能是一座宫殿或者寺庙,而白毫光则形容这座建筑在月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这里的“寺逼”可能是指寺庙的位置靠近皇宫或者皇室住所,给人一种皇家气息的感觉。同时,“福盛唐”则表示这个地方的繁荣和昌盛。
支遁爱山情谩切,昙摩泛海路空长。
这句话描述了两位僧人的情感。支遁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喜爱山林的宁静,所以用“爱山情谩切”来形容他对于山林的热爱之情。而昙摩则是一位佛教僧侣,他喜欢泛舟海上,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所以用“泛海路空长”来形容他追求精神自由的过程。
经声夜息闻天语,炉气晨飘接御香。
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夜晚的景象。当钟声响起的时候,仿佛能够听到天上传来的声音,这是一种神秘的体验。而早晨的时候,寺庙中的香烟缭绕,与皇帝的气息相融合。这里的“经声”、“天语”、“炉气”、“御香”都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景象。
谁谓此中难可到,自怜深院得徊翔。
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独特情感。他认为这个寺庙是难以到达的地方,因为这里充满了神秘的氛围。而他自己却能在这个深院之中徘徊飞翔,感到非常的满足和快乐。这里的“徊翔”形容他在寺庙中的自由自在地游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红楼、寺庙、僧人以及他们的情感的描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多样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世界。其中,“支遁爱山情谩切”和“昙摩泛海路空长”等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