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
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
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
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
注释:
- 白日既云暮:白天已经到黄昏了。
- 朱颜亦已酡:红润的面颊也染上了酒色,形容饮酒过多,面色泛红。
- 画堂初点烛:华丽的客厅里刚刚点燃了蜡烛。
- 金幌半垂罗:精美的帷幔被风吹得飘动着,好像半空中有金色的光华。
- 长袖平阳曲:长袖舞动,跳起了平阳的曲子。平阳是古代地名,这里指一种舞蹈。
- 新声子夜歌:新的乐声,夜晚的歌曲。
- 从来惯留客:向来习惯于招待客人。
- 兹夕为谁多:这个夜晚,为什么要招待这么多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崔明府宅夜观妓》的原文。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夜晚,在一个华丽的客厅里,一群客人聚集在一起欣赏歌舞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成功地描绘出了这个繁华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股浓厚的欢乐气氛。
诗的开头,”白日既云暮,朱颜亦已酡”,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白天已经过去,天色渐暗的情景。同时,还暗示了宴会的开始,因为通常在晚上才会有这样的宴会。接着,”画堂初点烛,金幌半垂罗”,诗人描绘了宴会开始时的景象,华丽的客厅里点燃了蜡烛,精美的帷幔被风吹得飘动着。这些细节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宴会的华丽和热闹。
“长袖平阳曲,新声子夜歌”,诗人描绘了宴会上人们的表演,人们穿着长袖,跳起平阳的舞蹈,唱起新调子的歌曲。这些细节都生动地描绘出了宴会上的欢乐氛围。
“从来惯留客,兹夕为谁多”,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常常习惯于招待客人,但在这个夜晚,为什么要招待这么多的人呢?这可能是因为他的朋友、同事或者亲人都来到了这里,需要他的招待。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繁华的夜晚宴会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那股浓厚的欢乐气氛。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成功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