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风景”,指故都长安的风物景色。“今”,指诗人所在地。“登临地”,即登临之地。“衣冠”,代指朝廷。“送别筵”指送行之宴。“昔时风景”,与“今日衣冠”相对,一为过去,一为今天;一为“风景”(自然景物),一为“衣冠”(人物服饰)。“登临地”与“送别筵”相对,一为高处,一为低处。这两句以景起兴,由昔到今,从高处到低处,表现了诗人对故都的无限眷恋之情。“昔时”、“今日”、“风景”、“衣冠”等关键词,都暗含了“长安”。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是说诗人喝醉后,在席上斟酒自饮。“彭泽”,即彭泽县,位于今江西南昌境内。这里指诗人的家乡。“彭泽酒”,指家乡的美酒,也比喻诗人的诗歌。因为诗人曾在彭泽任职,所以称自己的诗为“彭泽酒”。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喝着家乡的美酒,望着高高的白云,思念家乡。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洞庭”,即洞庭湖,位于今湖南北部。“一叶”,指落叶。“秋早”,“濩落空嗟”四字都是感叹句。意思是:洞庭湖上的落叶已经秋天,诗人却滞留在江中,感到万分寂寞,十分惆怅。“寄语朝廷当世人”,是说自己要向朝廷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思:“什么时候再能重见长安道?”“朝廷”,指皇帝所在的皇宫、朝廷。“长安”,即长安城,位于今陕西西安。这句的意思是:我要告诉朝廷的人,什么时候再能重见长安道?

【答案】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昔时——往日,指昔日;风景——风景名胜,指长安。登临地——指长安。登临——登临,登上高处;今——如今,指作者所在的地方。衣冠——指官员们。送别筵——指宴会。)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醉坐——醉卧,指沉醉于酒乡。自倾——自己倒出,指把酒杯中的美酒全部喝完。彭泽酒——指诗人的家乡的美酒(或指作者的诗歌)。)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洞庭——湖名,指洞庭湖。一叶——指落叶。惊秋——形容秋季来临,草木摇落的景象。)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寄语——告诉别人的话。朝廷——指皇宫、朝廷。当世——指当朝的人。人——指皇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