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解进行分析。
“登甘露寺”意思是登上甘露寺,“甘露寺”“在今云南曲靖市北”。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的意思是盘江的水流湍急险峻,陡峭的山崖之上,长满了缠绕的藤蔓。“盘江”又名南盘江,“在今云南省境内”,是珠江水系西江支流,发源于贵州省西部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流至云南省玉溪市,注入南海。“几层”形容地势陡峭。“峭壁半垂”写景之笔,生动传神。“半垂”二字将山崖勾画得灵动有力。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的意思是寺庙内供奉着南朝的佛像,佛龛中安放着西域的僧侣。“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时建了许多佛教塔庙,“像”指佛像;“禅”指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唐代以后流行于全国,“外国僧”指印度僧人。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的意思是海水撞击着石阶栏杆,山雨打湿了窗户上的灯笼。“摏”是击的意思。“槛”指栏杆,“摏砌槛”指海水撞击着石阶栏杆,形象地写出海浪汹涌的气势。“山雨洒窗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雨势之大,把雨比作“人”,把窗上的灯比作被雨淋湿的人,既表现了诗人当时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又表现出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的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寺庙里响起了悠扬清脆的钟声,那钟声一阵阵传来,直至遥远的广陵。“日暮”指太阳落山的时候,“疏钟”是指寺庙里的钟声很轻,“广陵”古郡名,即广陵县,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声声彻广陵”写出了声音的传播之远。
【答案】
登甘露寺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
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
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
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译文:
盘江水势汹涌澎湃,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藤蔓。
寺庙里供奉着南朝的佛像,佛龛中安放着西域的僧侣。
海上潮汐猛烈撞击着石阶栏杆,山上细雨打湿了窗户上的灯笼。
太阳落山的时候,寺庙里响起了悠扬清脆的钟声,那钟声一阵阵传来,直至遥远的广陵。
赏析:
此诗为登甘露寺所作。甘露寺在今云南曲靖市北。作者由南向北攀登,从盘江边写到山顶,以动衬静;从山外写到寺中,又由静到动。首联写登山之始,二、三、四联写登山途中所见景物,第五联写到达山顶后所见景物,最后一句收束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