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
春秋战国门 孙膑
曾嫌胜己害贤人,钻火明知速自焚。
断足尔能行不足,逢君谁肯不酬君。
译文:
曾经嫌弃胜过自己的人伤害贤良之人,燃烧的火知道会迅速自焚。断了脚却依然行走不足以说明问题,遇到君主又有谁会不回报你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孙膑的形象。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孙膑的智慧与坚韧,以及他对命运的不屈不挠。首句“曾嫌胜己害贤人”,揭示了孙膑在面对庞涓嫉妒和迫害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一时的得失所迷惑。接着,“钻火明知速自焚”展现了孙膑的智慧和远见,即使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也能洞察形势,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一句“逢君谁肯不酬君”,则表达了孙膑对君主的信任和期待,即使面临困境,也相信有识之士会在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回报。整首诗通过对孙膑形象的塑造,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像孙膑一样,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始终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