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常闻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围。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见中牟以义归。
注释:春秋战国时期,门襄子(?-公元前290年),晋国正卿,名鞅,字无诡,又称赵鞅、赵孟、赵孟阳,一称赵孟。
不迫危:指不因为形势危急而感到恐慌。
城崩何用急重围:如果城池已经倒塌了,为什么还要急于加强防守呢?
叛亡能退修文德:如果背叛的人能够退去,那么就要修养德行,恢复国家的元气。
果见中牟以义归:果然在中牟这个地方能够凭借道义而归顺。
赏析:这首诗通过门襄子对待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处理方式,表达了他善于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智慧。门襄子面对国家危机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应对;面对背叛的人能够退去,就修养德行,恢复国家的元气;在中牟这个地方能够凭借道义而归顺。这些都体现了他在面对不同情况下的聪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