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春秋战国时期,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主张国家统一和实行法治,被贵族集团所排斥。楚怀王死后,他的弟子子兰等继续迫害他,最后在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被顷襄王迁往沅湘之间,同年六月投汨罗江自杀。

注释:

  1. 满朝皆醉不容醒: 满朝的人都是喝醉了,不能清醒过来。
  2. 众浊如何拟独清: 那么多浑浊的东西怎么能比拟我独自的清白呢?
  3. 江上流人真浪死: 江上的游子真是像被浪潮淹溺而死一样。
  4. 谁知浸润误深诚: 谁知道我被淹没,是因为我的真诚被误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屈原对国家的忧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的“满朝皆醉”形容整个朝廷都沉浸在酒色之中,而屈原却被孤立无援。他感叹自己的清白之身无法得到世人的理解和尊重。然而,他的坚持并没有改变现实,反而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最后,他在绝望中选择了投江自尽。这首诗反映了屈原忠诚报国、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它也揭示了封建社会政治黑暗、道德沦丧的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