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
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
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
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

【注释】

  1. 寄韩司兵:韩司兵,即韩愈的朋友。
  2. 多病十年无旧识:指韩愈因遭贬谪而与世隔绝,多年未与旧友相见了。
  3. 沧州乱后只逢君:沧州,唐时郡治在今河北省沧县。乱后,指安禄山叛乱以后。
  4. 已知罢秩辞泷水:泷水,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是唐代的一处名胜风景区,也是当时诗人韩愈的故宅所在地。
  5. 相劝移家近岳云:岳云,地名,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是古代名胜区。
  6. 泗上旅帆侵叠浪:泗水之上,行船的帆影被波浪冲刷着,形成一片连绵不断的浪花。
  7. 雪中归路踏荒坟:雪中归途,形容路途艰难险阻。
  8. 若为此别终期老:若为,如果。此别,指此次离别。若为此次别离,我将在此地终老。
  9. 书札何因寄北军:北军,指北方的军队。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老朋友韩司兵的信。韩司兵曾因受排挤而被贬到南方,后来才又回到了北方。信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忧虑与不安。
    首联:“多病十年无旧识,沧州乱后只逢君。”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十年来因病而久居他乡,与旧友断绝联系的状况。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已知罢秩辞泷水,相劝移家近岳云。”这两句则描绘了作者辞去官职后,与友人相约迁往更靠近岳云的地方。这里的“相劝”表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关心。
    颈联:“泗上旅帆侵叠浪,雪中归路踏荒坟。”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泗水上的旅人乘着帆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而雪地里的归途却伴随着荒芜的坟场。这种对比更加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与不安。
    尾联:“若为此别终期老,书札何因寄北军。”这两句则是作者对两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展望和期待。他表示愿意为这次分别而感到痛苦,同时也表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相聚。最后一句则是询问如何将书信寄给北方军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焦虑。
    这首诗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打动了无数读者。它既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揭示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主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