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
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
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
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
注释:
横吹曲辞折杨柳: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战争的忧虑。
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在楼上,春风轻轻吹过,杨柳摇曳生姿,仿佛在唱歌。
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因为柳枝稀疏,所以离别的苦痛更加深重;因为岁月流逝,所以离别的哀愁更加深重。
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花开的时候,让人想起了冬天的雪景;树叶飘落的时候,让人想起了秋天的湖面。
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谁能承受离别的痛苦?而那些出征的士兵,却不得不驻守在遥远的交河。
赏析:
这首《折杨柳》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的哀愁。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和对战争的忧虑。
诗的开头两句“楼上春风过,风前杨柳歌。”描绘了楼上春风吹过的景象,杨柳在风中摇曳生姿,仿佛在唱歌。这里运用了意象,将春风、杨柳、唱歌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这两句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似乎在欣赏这美好的风景,同时又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两句“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哀愁。这里的“枝疏”和“曲怨”都是比喻,分别指柳枝稀疏和曲调哀怨。诗人通过这两种形象,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时间的无情。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然后诗人笔锋一转,“花惊燕地雪,叶映楚池波。”这两句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花开的时候,让人想起了冬天的雪景;树叶飘落的时候,让人想起了秋天的湖面。这些美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也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一丝安慰。
最后两句“谁堪别离此,征戍在交河。”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在这里,诗人用“谁堪别离此”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无奈和哀愁;而“征戍在交河”则表达了他对士兵出征的担忧和忧虑。这两句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注。同时,诗人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