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
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
【注释】
昧者:指不明事理的人。芳草:指香草,这里代指贤人。蒿兰:蒿和兰都是香草。锄:同“除”,除去。狂飙:狂暴的风。怒秋林:使秋天树林都变得狂飙怒号。曲直同一枯:曲意与正直的人一同枯死。嘉木:指良木。忌深蠹:怕被蛀虫蛀坏。哲人:有才能的人。巧诬:巧妙的欺骗。靳尚:指春秋时郑国的奸臣子产的门客邓析。良谟:高明的谋略。我愿分众泉:我愿意将泉水分成许多支流。清浊各异渠:让清的和浊的分别在河道中流淌。枭鸾:指枭和鸾,这里比喻奸佞之人。相远居:相互远离,指互相不和。此志谅难保:这种志向恐怕难以保全。此情竟何如:这种感情究竟会怎样呢?湘弦:湘水的琴瑟。少知音:很少有人能理解它的曲调。孤响:单独的声音。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赏析】
本诗为《楚辞》中的一组作品,共五首,是屈原的作品,写于汉成帝初年。此为第五首。
这首诗借湘水之水抒发作者对贤人遭谗毁、奸佞得势的痛苦感受。诗人首先用“昧者理芳草”一句点破主题,然后以“蒿兰同一锄”、“曲直同一枯”两句进一步揭示出奸佞当道、贤人受辱的现实。“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愤慨之情,也表达了他的理想。“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谋”,意思是说屈原的《离骚》就像流水一样,而奸佞如靳尚却善于玩弄权术。“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意思是说我要像分治江河的河伯那样,把清澈的河水和混浊的河水分开,让贤人得到应有的地位,让奸佞受到应有的惩罚。“我愿分众巢,枭鸾不相居”,意思是说我要像安排鸟巢一样,把奸佞和贤人分开,让它们各自安家。这两句表明了诗人要消除邪恶、伸张正义的愿望和决心,同时也表现出他对贤人的同情和支持。“此志谅难保,此情终何如”,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发出的感慨,表示自己虽然有这样崇高的理想和情操,但由于种种原因,恐怕很难实现。“嗟乎!余不忍为此态也。”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现实和黑暗,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不满和对光明前途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