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眼中力,抄诗过与人。
自悲风雅老,恐被巴竹嗔。
零落雪文字,分明镜精神。
坐甘冰抱晚,永谢酒怀春。
徒有言言旧,惭无默默新。
始惊儒教误,渐与佛乘亲。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自惜 - 珍惜自己的才华或努力。
- 倾尽眼中力 - 用尽所有的力量,形容全力以赴地做某事。
- 抄诗过与人 - 抄写诗歌给别人看,表现了作者乐于分享的美德。
- 自悲风雅老 - 因年纪增长,不再追求华丽的文词和高雅的情趣,感到悲哀。
- 恐被巴竹嗔 - 恐怕像《诗经》中的”巴豆”一样,因为不遵守传统而受到责备。
- 零落雪文字 - 比喻诗文如雪后的文字,纯洁而易损。
- 分明镜精神 - 如同镜子中清晰可见的精神面貌。
- 坐甘冰抱晚 - 宁愿像坐在寒冷中的冰块一样承受孤独和冷清。
- 永谢酒怀春 - 永远告别春天的酒和浪漫的情感。
- 徒有言言旧 - 只是重复过去的言语,没有新的思想和见解。
- 惭无默默新 - 惭愧于自己没有创造出新的思想和观点。
- 始惊儒教误 - 开始意识到儒家学说可能并不总是正确的。
- 渐与佛乘亲 - 逐渐与佛教思想亲近。
赏析: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对文化传统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的努力(“倾尽眼中力”)与他人共享的成果(“抄诗过与人”),诗人展现了谦虚与无私的性格。同时,他也表达了因年岁渐增而不再追求华丽文词的悲哀,以及害怕被过时的思想束缚的心情。
诗中多次提到“风雅”一词,反映了诗人对古典文学和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留恋。他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是矛盾的——既珍视它,又担忧它可能带来的限制。这种矛盾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思考。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表达了一种转变,由最初的震惊到与佛教思想的亲近。这可能意味着他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开始理解并接受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转变是个人成长和心灵成熟的重要标志。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描绘了一幅关于文化、传统和个人成长的复杂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