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照日月影,独为愁思人。
岂知鶗鴂鸣,瑶草不得春。
一片两片云,千里万里身。
云归嵩之阳,身寄江之滨。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共照日月影 - 这句表达一种共同经历或见证的意境,可能暗指两人一同经历了重要事件或时刻。
  • 注释: 共,一起;照,经历;日月,时间与空间的象征;影,影响或结果。
  1. 独为愁思人 - 独自承担忧愁的人。
  • 注释: 独,独自;为,是;愁思,忧愁的思考;人,代词,泛指他人。
  1. 岂知鶗鴂鸣 - 惊讶于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的循环。
  • 注释: 岂知,怎知;鶗鴂(zhèn niè),一种鸟类,其鸣声象征春的来临;鸣,声音;春,春天。
  1. 瑶草不得春 - 比喻某种美好的事物或希望被剥夺。
  • 注释: 瑶草,珍贵的植物;不得春,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
  1. 一片两片云 - 描述事物的多面性或变化无常。
  • 注释: 一片,一部分;两片,更多部分;云,比喻或象征多变的事物。
  1. 千里万里身 - 强调距离的远和个体的微小。
  • 注释: 千里、万里,形容距离之远;身,自身或主体。
  1. 云归嵩之阳, 身寄江之滨 - 描述物理上的迁移和心灵的寄托。
  • 注释: 云归,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回归;嵩之阳,山名,象征归宿;身寄,身体或精神的寄居;江之滨,水边或河边。
  1. 弃置复何道,楚情吟白蘋 - 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 注释: 弃置,放置;复,再次;何道,如何继续前进;楚情,楚地的情感或文化;吟,吟诵;白蘋(bái pín),一种植物,常用来象征纯净或悲伤。

译文:
在分别之际,我与友人共同见证了时间的变迁和季节的更替,我们曾经共同经历的喜悦与忧愁现在都成为了过去。然而,春天的到来却让我们感到意外,那代表着生机与希望的鸟儿鸣叫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我们曾经以为能够长久相伴的同伴,如今各自散落在不同的地方,心中充满了失落和哀愁。我们如同飘荡在天地间的云朵,无论距离有多远,都难以割舍那份牵挂。我们的身体虽远离故乡,但我们的心灵却始终与家乡相连。面对这种无奈的局面,我只能通过吟唱那些古老的歌曲,以表达我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不可逆转的时光的哀思。此外,诗中的”云归”和”身寄”等意象,也象征着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