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
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
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
晴湖泻峰嶂,翠浪多萍藓。
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
【注释】:
①春集越州:春天在越州聚会。 ②山亭:山中的亭子。
③置:建造。④顾余:回头看我。⑤谬:错误。⑥高志:远大的志向。⑦秋天:泛指秋日或秋景。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抒怀的诗。诗题一作《奉酬杨郎中见赠》,是作者在越州与皇甫秀才山亭宴饮时所作。诗中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
首联“嘉宾在何处,置亭春山巅”,点明时间、地点及宴会主人身份,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春”字暗示了季节;“宾客”二字表明了身份;“山巅”二字则写出了位置。
颔联“顾余寂寞者,谬厕芳菲筵”,描写了诗人孤独而寂寞的心情。“顾余寂寞”四字,将“嘉宾”一词作了巧妙的转换,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突出了他孤独的心境;“谬”字则表明了他在宴会中的身份——一个被错认的朋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诗人的孤独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视听日澄澈,声光坐连绵”,描述了宴会上的美好景色。“澄澈”二字描绘了天空的明朗和空气的清新;“声光”二字则形容了宴会上的热闹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又热闹的氛围。
尾联“何以逞高志,为君吟秋天”则是诗人对宴会主题的升华。他以秋日或秋景为喻,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秋”字不仅指代了秋季的景色,更象征着人生的成熟与收获。
【译文】:
宾客在哪里? 我在春山之巅建造了一座小亭。 回头望着我,你感到寂寞,却误入了我的宴席。 看着阳光清澈,听着声音连绵不绝。 晴天里碧波泻出峰嶂,翠绿的波浪上漂浮着许多萍藓。 为什么还要逞能呢? 只因为我有一份美好的理想! 请为我唱起秋天的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