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注释】

国老:指唐代高适。将:将军。青山:山南地区名。唐开元中,改山南为剑南道。

再招:第二次召见。门下生:门下侍郎(掌选授官)。病孱:身体虚弱。孱,软弱。

自笑:嘲笑自己。骑马丑:指马术不精,骑马不好看。

顾顾:回头看看。磨天路:指山路。袅袅:形容人身材瘦长的样子。镜下颜:镜子中自己的脸。

文魄:指才华。飞越:超出,超越。等闲:随便、不放在心上。

羡他:羡慕别人。白面少:年轻漂亮。唐朝以白面郎君为美称。

惜命非所报:珍惜生命不是用来报答的。慎行:谨慎行事。

悠悠:悠长。去住心:去与留的心事。两说:两种说法。何能删:怎能删减。

【译文】

国老出任为将,红旗进入青山。

再次召见门下侍郎,结束余病体弱。

自我嘲笑马术不好,勉强跟随驱驰间。

回头再看山路曲折,镜子中看到容颜。

才华超越常人,宦情只当平常。

羡慕那些年轻人,多是来自朝廷班。

担心失去生命,谨慎行动确实很困难。

悠悠去留心存,两种说法难以删减。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载(755),当时李白正在长安等待玄宗召用,而高适则被派往山南节度使府担任幕僚。这首诗就是高适送别友人郑仆射出山南幕府时写的。全诗四句一韵,首二句对仗精工,三、四两句写离别之意;五、六两句写友情;七、八句写仕途之难;九、十句写人生贵贱,最后两句写离别之情。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开篇即言高适此次出使山南,是因为有军功在身,得以出将入相,这是高适的荣耀所在。“国老”,指的是高适。唐代称宰相为“国老”。此处指高适曾任过相位。“红旗入青山”中的“入”字,不仅表明山南地势险峻,而且暗示了高适此行任务的重要性。“国老”二字还含有诗人对高适出使山南的祝贺意味。

颔联“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写高适再度召见郑仆射,使他能够结束病弱的状态。“门下生”指的是郑仆射。“结束”指恢复健康。这里暗含着高适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期望,希望郑仆射能够恢复健康,继续为国家效力。

颈联“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自笑”表示自嘲,“强从驱驰间”则表明高适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即将开始的军事生涯的担忧和无奈。

尾联“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写高适回顾山路曲折难行,镜中看到自己的容貌消瘦。这里的“顾顾”和“袅袅”都形象地描绘了高适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磨天路”意味着道路艰难,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到达目的地;“袅袅镜下颜”则是指镜子中看到的自己的脸已经消瘦。这里既表达了高适对于即将到来的旅途的担忧,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全诗通过对高适出使山南这一事件的回忆和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忧虑,也有对友情和仕途的感慨。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真挚又深沉,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