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诗句原文:

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译文:
在烛光前,两只蛾子翩翩起舞,它们为何如此厌倦生命?我想,它们或许是因为飞向烛火的心,厌恶光明,更不愿被光明所吞噬。如果天地间有一百尺高的山峰,那么,我愿化作一只蛾子,飞到高山之巅,与明月为伴,消失在这片黑暗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蛾子的舞蹈开篇,通过描绘蛾子的飞舞,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蛾子在烛光前翩翩起舞,似乎在诉说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向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质疑,对光明的厌恶,以及对黑暗的向往。

诗中的“厌生何太切”揭示了蛾子内心世界的纠结与矛盾。它们似乎在挣扎,想要逃离光明的束缚,却又无法摆脱对光明的依赖。这种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使得诗歌更具深度和思考价值。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进一步揭示了蛾子的内心世界。它们或许在寻求一种解脱,一种能够摆脱光明束缚的方式。然而,它们并未找到答案,只是不断地在光明与黑暗之间徘徊。这种徘徊,使得诗歌更加引人深思。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则将诗人的思考推向高潮。如果天地间有一百尺高的山峰,那么,我愿化作一只蛾子,飞到山顶,与明月为伴,消失在这片黑暗之中。这是诗人对生命意义的一种独特解读,也是他对于生死、光明与黑暗的独特见解。

这首诗通过对蛾子舞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度思考和独特见解。它不仅具有艺术美感,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