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
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
【赏析】
《与何光远赠答诗》是诗人于大中三年(859)在成都作。当时,诗人与友人何光远相知甚深。大中三年春,诗人在成都与友人相聚,并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玉漏涓涓银汉清”:用“玉漏”指代时间,“涓涓”形容滴漏的声音细长而悠扬。这里描写的是深夜时分,月亮高悬,银河清晰可见。接着用“鹊桥新架路初成”来描绘七夕之夜的情景。鹊桥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祝愿。最后一句“催妆既要裁篇咏”,则是指七夕节那天,人们要为未婚女子准备嫁妆,同时还要吟诗作文以示庆祝。这里的“催妆”和“裁篇咏”都是古代婚礼上的传统习俗。整句话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第二句“催妆既要裁篇咏”,意为婚礼当天,人们要为新娘准备嫁妆,同时也要吟诵诗词来赞美新娘的美丽。这句话中的“催妆”和“裁篇咏”都是古代婚礼上的习俗,其中“催妆”指的是催促新娘准备好嫁妆,而“裁篇咏”则是指在婚礼上吟诵诗词来赞美新娘的美丽。整句话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两个不同的场景融合在一起,既表现了古代婚礼的热闹气氛,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三句“凤吹鸾歌早会迎”:这里用“凤吹”、“鸾歌”、“早会”等词来形容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凤吹”指的是凤凰般的美好歌声,而“鸾歌”则是鸾凤般和谐的歌声。这两个词语都象征着美好的婚姻生活。最后一句“早会迎”则是表示新婚夫妇早早地举行了婚礼庆典活动。整句话通过描绘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怀念之情。
这首诗以七夕节为背景,通过对古代婚礼习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典故和象征手法也为诗句增添了更多的内涵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