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如毫末,大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常秋。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山云当幕,夜月为钩。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须何忧?水月无形,我常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读懂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最后根据答题模式作答即可。

“细如毫末”句:形容事物非常小。

“大无方所”,意指没有固定的地方或空间。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句:世间的纷纭复杂之事(如权贵、富贵等)是那么地渺小,不值得留恋,还是山丘好,它永恒不变。

“青松蔽日,碧涧常秋”句:以青松和碧涧比喻高洁坚贞的人格。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句:用卧藤萝下和枕块石来比喻隐居的生活,恬淡闲适。

“山云当幕,夜月为钩”句:用山中云雾做帐幕,夜间月光作为钓钩,形容在山林中的清静生活。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句:既然不去追求荣华富贵,那又何必要羡慕权势富贵呢?

“生死无虑,更须何忧?”句:生和死都不会使我忧虑,还有什么烦恼呢?

“水月无形,我常只宁”句:水月虽然无形,但可以使人心神安宁,所以自己总是安之若素。

【答案】

译文:

细细的像灰尘一样,大的没有具体地方。本来已经是圆成的了,不需要劳烦机杼。世间的事纷纷扰扰,不如山丘。

翠绿的松树遮蔽住太阳,清澈的山涧总带着秋天的清凉。躺卧于青藤之下,块石头当作枕头。山上的云雾当做帐篷,夜晚的月亮就是钓钩。

不向往天子的地位,哪还会去羡慕王侯?生死都无所顾虑,又何必担心什么呢?水面上的月亮是没有形状的,但我却能安然自得。

赏析:

此诗通过诗人的游山观景,表达了他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与人生态度。首联写山之巍峨高峻、气象万千;颔联以青松、碧涧比喻高尚品德;颈联写隐居生活的清幽宁静;尾联以水月喻人,写出了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