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
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
莺啼谢守垒,苔老谪仙碑。
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对友人的才学与人品极为钦佩,因而在饯行之际,作赠诗相勉。全诗结构严密,语言精炼,感情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发枯穷律韵”意思是:头发已经稀疏,仍能吟出美妙的诗句。“律”,指五言律诗;“埙篪”,古代两种乐器,这里泛指诗歌,意即音韵和谐,声调悠扬。
“字字合埙篪”意思是:每一句都如同琴瑟和谐一样。“埙”与“篪”都是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这里比喻诗文的韵味。
“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意思是:你的名声早已传遍各地,没有不知道的。这里的“知”字,一语双关,既可以理解为人们都知道他的名,也可以理解为人们都知道他的行为。
“莺啼谢守垒”意思是:黄莺啼鸣时,你正守在城垒中。“谢守垒”,指谢灵运曾做过永嘉郡守。
“苔老谪仙碑”意思是:山石上的苔藓已长满了仙人的墓碑。“谪仙”,指李白。
“诗道丧来久,东归为吊之”的意思是:诗歌之道衰落很久了,你回来是为了悼念那些失传的诗歌。“吊”,意为哀悼、怀念。
【答案】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作者许棠,字孟容。宣州人。官至太子詹事。唐肃代年间曾任翰林学士。
首联起句点题,颔联承上启下,颈联承接颔联,尾联呼应首联。全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
颔联两句用典贴切,浑然天成。颔联前半句说:“发已衰,犹能歌。”后半句则化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的话:“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敝履也。”意思是:我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但仍然可以吟诗作赋。这里以孔子自比,说自己虽年老体衰却仍不忘报国。颔联后半句说:“名已闻,四方皆称颂。”意思是:我的名声已经传遍全国了,人们到处都在称赞我。“闻”与“誉”都是动词,意为“听说”和“赞美”。
颈联两句用典贴切,浑然天成。颈联前半句说,莺鸟的歌声清脆悦耳,谢灵运曾经守过永嘉郡,现在他正在那里。“谢守垒”,指谢灵运曾做过永嘉郡守。后半句则化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意思是:黄莺的歌声在歌唱着春天的美好,谢灵运曾经在那里守过城池。“谢守垒”,指谢灵运曾做过永嘉郡守。
尾联两句用典贴切,浑然天成。尾联前半句说:“草木皆碑铭。”意思是:山石上的苔藓已经长满了仙人的墓碣。“谪仙”,指李白。后半句则化用屈原在《离骚》中说的话:“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草木都把石头当做碑铭,这大概是因为李白曾经在这里隐居的原因吧。“吊”与“哀”都是动词,意为“哀悼”、“怀念”。
整首诗用典贴切,浑然天成。全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首联起笔点题,颔联承上启下,颈联承接颔联,尾联呼应首联。全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