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轧推危辙,听鸡独早行。
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
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
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

【注释】

轧轧:车轮轧轧声。危辙:险恶的车轮痕迹。宿霭(ǎn):早晨的云雾。黄河:指华山脚下的黄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所作,诗中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全篇以“早行”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清丽明快的画面。首四句先写“早行”,次六句再写“相逢”。

关下早行

关下早行:在关下早起赶路。

译文:清晨推着车,沿着险峻的山道前行,听到鸡啼独自出发去早行。

关下早行:关下的早行。

译文:清晨,推着车沿山路前行,听到鸡鸣独自上路。

风吹宿霭散,月照华山明。

译文:早晨的风吹散了山间的薄雾,月光照耀华山显得分外明亮。

白首东西客,黄河昼夜清。

译文:白发苍苍的游子四处漂泊,黄河日夜流淌清澈如洗。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时年五十三岁,在洛阳与家人诀别后,携家入蜀,开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这首诗是杜甫由河南进入陕西潼关时所写。从诗的内容看,此诗应是在途中所感而作,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抒发其内心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自己早起赶路的情景。“轧轧”是车轮滚动的声音,这里用声音来衬托行动的急促和行程的遥远。“危辙”,险恶的车轮痕迹,这里指崎岖不平的道路。“独”是独自的意思,“早行”即早起赶路。“听鸡”一句,写因听到鸡鸣而起身赶路的情形。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早起赶路的辛苦,也表现了他的独立不移、执着奋进的精神。

第三句“风吹宿霭散”,写清晨的景色。这里用一“散”字,形象地写出了晨风驱散山间薄雾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宿霭”,早晨的云雾。“宿霭”在这里是比喻,暗喻诗人内心的愁苦与郁闷,通过这一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孤独。

“月照华山明”这句紧承上句,写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华山。“明月”象征着诗人的人格与志趣,它照耀着华山,照亮了诗人前进的道路,同时也照见了诗人内心光明的一面。

第四句“白首东西客”,写自己已进入老年,身在异乡漂泊。“白首”,这里指头发变白了,是对自己年龄的一种自我形容;“东西”,指东奔西走,漂泊无定;“客”,旅人或漂泊者。这两句既是写实,也是自比,表达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漂泊之苦。

第五句“黄河昼夜流”,写诗人看到黄河奔腾不息的景象。“黄河”,即今黄河,这里指黄河水,是当时中国的大河。“昼夜流”,指黄河水流昼夜不停地奔流不息。这一句既是写实,同时也是借景抒怀,表现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

最后两句“相逢皆有事,唯我是闲情”,写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人都有事要办,只有自己没有事情可做,只有自己的心思是闲散无事的。这里表面上看似在说自己无所事事,实际上却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自由、不受羁绊的人生理想。

这首五言律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严谨,层次分明;语言精炼,富有音乐性。全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有实境又有虚境,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意境开阔,气韵悠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