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
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
地远惊金奏,天高失雁行。
如何北楼望,不得共池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八月十五夜晚望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兄长,表达出对兄弟间深厚情感与相互牵挂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坐爱圆景满
  • “坐爱”表示喜爱、欣赏,表达了诗人对满月的喜爱之情;
  • “圆景满”指的是圆月高悬,月光洒满了整个天空,给人以圆满和完满的感觉;
  • 这一句描写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1. 况兹秋夜长
  • “况”是连接词,表示进一步;
  • “兹”是指现在或这个时候;
  • “秋夜长”意味着秋天的夜晚格外地漫长,为接下来的景色描写提供了背景;
  • 这句诗通过“况”字将诗人对秋天夜晚的喜爱与对圆月的喜爱相联结,强调了时间的静谧和美好;
  • 整体上,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诗意。
  1. 寒光生露草
  • “寒光”指月光带来的寒冷之感,同时也有冷色调的美感;
  • “生”表示产生、显现;
  • “露草”则是指露水打湿的小草,增添了一丝清新与生机;
  • 这一句通过视觉上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场景之中;
  1. 夕韵出风篁
  • “夕韵”指的是傍晚的余韵,通常用来形容夕阳落下时的景象;
  • “出”表示出现或显露;
  • “风篁”指的是竹林中的风声,常用来象征清雅高远的氛围;
  • 这句诗通过描绘晚霞映照下的竹林景象,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整句诗通过对比和衬托,形成了一幅既有自然之美又带有禅意的画面。
  1. 地远惊金奏
  • “地远”指的是距离遥远;
  • “惊”表示震惊、惊讶;
  • “金奏”在这里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钟声,古代常以金奏来比喻朝廷的钟声;
  •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听到远方传来的声音后,感受到的震撼和惊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兄长的深深思念;
  1. 天高失雁行
  • “天高”表示天空的高远和空旷;
  • “失雁行”意味着失去了雁群的行列,这里可能暗指诗人看到大雁南飞,联想到自己与兄长的距离;
  • 这句诗通过对大雁南飞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兄弟之间难以相聚的感慨;
  1. 如何北楼望
  • “如何”在这里是一个疑问词,表示困惑或无奈;
  • “北楼望”指的是站在北方的楼上眺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长的关切和思念;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力感和惆怅;
  1. 不得共池塘
  • “不得”表示无法实现或满足;
  • “共池塘”可能是指一起在池塘边游玩或赏月;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距离而感到无法与兄长共享那份美好时光的遗憾;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兄弟情谊的深情怀念。武元衡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兄长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