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
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

【注释】淼淼:水波浩渺的样子。巴陵渡: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的洞庭湖中,是古代长江与湘江交汇处的渡口。烟树苍苍:指山间的树木。故郢:古楚国都城,即今湖北江陵县西北。南浦:送别之地。不胜情:形容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赏析】《鄂渚送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五律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天宝九载)春天。此诗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动人。

首联“云帆淼淼巴陵渡,烟树苍苍故郢城”,以动衬静,以虚衬实,写出了送别时水天相接、烟树朦胧的景象。云帆,乘船的帆篷。淼淼,水势浩大貌。“云帆淼淼”是说乘船远行,帆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显得特别大,暗示着诗人和友人即将分离。巴陵渡,在今湖南洞庭湖畔。《楚辞·招魂》中有“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句,可见“巴陵渡”是当时著名的渡口。烟树,指岸边的树林。故郢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西北。《左传·襄公三年》有“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我受多福,而大国也,子尚良辱赐余生乎?”句,可见“故郢城”是当时楚国的国都。

颔联“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进一步描绘出送别的场景。诗人想象友人离去之后自己独自站在江边观赏那盛开的梅花,想到朋友将要离开,不禁心如刀割,黯然神伤。“南浦”,泛指江河之滨或水边的高地,多用于送别。“不胜情”三字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

这首诗以江上落梅起兴,以故郢城为背景,以巴陵渡为过渡,巧妙地把诗人与朋友的分别之情融入整个景象之中,构思十分精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