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冬日汉江南行将赴夏口途次江陵界寄裴尚书
五部拥双旌,南依墨客卿。
关山迥梁甸,波浪接湓城。
烟景迷时候,云帆渺去程。
蛤珠冯月吐,芦雁触罗惊。
浦树凝寒晦,江天湛镜清。
赏心随处惬,壮志逐年轻。
舟楫不可驻,提封如任情。
向方曾指路,射策许言兵。
兰渚歇芳意,菱歌非应声。
元戎武昌守,羊祜幸连营。
【注释】
- 诗题中的“裴尚书”指的是裴度,当时为江陵郡的长官。
- “五部”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方有五个州郡,即“五部”之州。而“双旌”,是指官员所持的旗帜。
-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向南行走时,沿途经过的关山、梁地和湓城的景象。
- “烟景迷时候”,形容景色朦胧而美好,使人陶醉于其中。
- “云帆渺去程”,描绘了船只在茫茫的水面上航行的情景,给人一种无限遐想的空间。
- “蛤珠”和“芦雁”都是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观。
- “浦树”和“江天”分别指江边的风景和天空的景色,两者相互衬托。
- “赏心”和“壮志”都是诗人内心的感受,前者表示心情愉悦,后者表示志向远大。
- “舟楫不可驻”意味着船只不能长时间停留,要继续前行。
- “提封”指的是国土,这里用来形容国家疆土辽阔无边。
- “方”在这里可能是指南朝时期的人,“曾”则是过去的意思。
- “射策”是一种科举考试的方法,这里用来比喻指路或指导方向。
- “兰渚”指的是兰花盛开的地方,“歇芳意”则是指花香不再飘散。
- “菱歌”指的是采菱姑娘们唱的歌,“非应声”则是指歌声与她们的动作不相呼应。
- “元戎”指的是将军,而“武昌守”则是指守卫武昌的将军。
- “羊祜”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曾经驻守过武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日南行至夏口途中所经历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这次旅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