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
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
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
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
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

【注释】

甲午岁:甲申年。

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宫中事务繁忙,心情抑郁,寄托在北园(指自己宅第)中。

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夜深了,一只白鹤在巢里安静地休息;忽然,一阵蝉鸣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酒香四溢,歌声如醉。

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像碧云一样高远而洁白的诗,滋润着皇泽之木的根须。

未报雕龙赠,俄伤泪剑痕:未能报答皇帝的重托,却因悲愤而流泪。

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美好的城市被太阳照耀,我悲哀地挽起衣袖走向城门。

礼命公台重,烟霜陇树繁:因受恩宠,官位显赫,故有“陇树繁”之感。

天高不可问,空使辅星昏:天空很高,难以询问其意,徒让一颗明亮的星星失去光彩。

【赏析】

此诗为《秋兴》十首之一。诗人在长安时,曾写《秋兴》八首献上唐玄宗,后被贬为岳州司马,再写《秋兴》十二首献给肃宗。这组诗以抒发政治失意和个人遭际的感慨为主,风格沉郁顿挫,音节浏亮激越,感情真挚深沉而又含蓄蕴藉。

开头二句“机事劳西掖,幽怀寄北园”,言朝廷之事繁忙,而诗人却感到心绪烦乱,因而把心思寄托在北园(指自己的宅第)中。“机事”即机要大事,指宫廷中的机密。“幽怀”即忧思、心事,这里指的是个人的忧愁与思绪。“劳西掖”即劳于宫廷之中,“幽怀寄北园”,则是将自己的忧愁与思绪寄托到远离京城的北方的园林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廷政务繁忙和官场险恶的不满情绪,以及自己身处朝廷而心系北园的复杂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鹤巢深更静,蝉噪断犹喧”,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宁静与嘈杂并存的对比景象。“鹤巢”象征着高洁、清雅的品质,而“蝉噪”则代表了喧嚣、浮躁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他既向往那种高洁、清雅的生活,又难以摆脱官场的纷扰与诱惑。这种矛盾感在诗人的心中愈发强烈,使他深感痛苦与无奈。

“仙酝百花馥,艳歌双袖翻”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大自然。他想象着自己在北园中饮酒赏花、歌唱舞蹈的情景。“仙酝”指的是美酒或佳酿,“百花馥”则是形容花香浓郁,“艳歌”则是美妙动听的歌声。这两句描绘了一种优雅、闲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

诗人并未就此止步。“碧云诗变雅,皇泽叶流根”一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皇家恩典和恩泽。“碧云”通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而“诗变雅”则意味着诗歌变得高雅而庄重。这表明诗人虽然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与提拔,但同时也深感自己难以满足皇帝的期望。因此,他不禁感叹:“皇泽叶流根”,仿佛自己的根茎都受到了皇泽的滋养而显得更加茁壮,但也透露出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与感慨。

“未报雕龙赠”以下六句,诗人转而抒发了自身的遭遇与心情。这六句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的情感。“雕龙”原指文章的构思精巧如同雕刻精美的龙鳞,而在这里则暗指自己的才华出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未报雕龙赠”即没有报答皇帝对自己的厚望与信任。“俄伤泪剑痕”则表达了他因悲愤而流泪的情景。这里的“泪剑痕”象征着他曾经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命运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如今却换来了这样的结局。这种悲愤与无奈交织的情感让人深感痛楚。

最后四句“佳城关白日,哀挽向青门”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这两句以“佳城”象征美好而短暂的人生,而“白日”则代表着光明与希望的过去。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辉煌岁月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哀挽向青门”则意味着诗人带着悲伤与不舍的心情走向城门的方向。这既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宫廷生活、官场经历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变化与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伤。这些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使人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