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诗句原文:
妙吹杨叶动悲笳,胡马迎风起恨赊。
若是雁门寒月夜,此时应卷尽惊沙。
译文:
美妙的风吹动杨叶,仿佛悲笳之声,胡地的战马在风中扬起尘土,充满了怨恨和无奈。如果这是在雁门关寒冷的月夜,那么此时的景象应当是惊心动魄的沙尘被风吹散。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通过描绘杨叶和胡地战马的动态,以及夜晚的寒月和沙尘,展现了一种荒凉而壮美的自然景象。诗中的“妙吹杨叶”与“悲笳”结合,营造出一种哀愁的氛围,而“胡马迎风”则增加了画面的动感与战争的紧张感。
诗中“若是雁门寒月夜”,暗示了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即雁门关。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之一,历史上有许多战事发生。这样的背景使得诗中的描写更加生动,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此时应卷尽惊沙”,这里的“惊沙”可能指的是战场上被风吹散的沙尘。这种描述不仅描绘了战争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残酷性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充满战争与悲伤的世界。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人性、战争和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