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
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
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
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关羽祠送高员外还荆州

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

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

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

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

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

注释:

  • 将军禀天姿:形容关羽的威武和英勇像天生的一样。
  • 义勇冠今昔:表示关羽的义气和勇敢在当今时代无人能及。
  • 走马百战场:在战场上骑马奔驰。
  • 一剑万人敌:用一剑击败了成千上万的敌人。
  • 虽为感恩者:虽然是为了感激之情。
  • 竟是思归客:竟然变成了想回家的人。
  • 流落荆巫间:流落在荆州和巫山之间。
  • 裴回故乡隔:徘徊在故乡与远方之间。
  • 离筵对祠宇:告别宴会时面对祠堂。
  • 洒酒暮天碧:在暮色中洒酒以示祭奠。
  • 去去勿复言:请你走吧,不要再说那些话了。
  • 衔悲向陈迹:带着悲伤的心情走向曾经的历史遗迹。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高员外离开后,关羽庙前的祭祀仪式,以及他对高员外的深深怀念之情。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以他的英勇、仁义、忠诚著称于世。诗中的“将军禀天姿”和“义勇冠今昔”两句,高度赞扬了关羽的威猛和勇猛,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

“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这两句描绘了关羽在战场上的英雄形象,无论是骑马冲锋,还是单枪匹马迎战,他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力量。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成为了后世赞美关羽的重要依据。

尽管关羽有着如此英勇的形象,诗人却在最后一句“虽是感恩者,竟是思归客。”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慨。这句话表明,虽然关羽是出于对刘备的感恩之心才离开荆州,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返回故乡。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于关羽复杂性格的理解和思考。

“流落荆巫间,裴回故乡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关羽离开后的孤独和无奈。他在荆州和巫山之间徘徊,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只能带着无尽的思念回到故乡。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个诗歌更加感人肺腑。

最后两句“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祭祀仪式的尊重和对关羽的敬仰。在祭祀仪式上,人们会洒酒致敬,而关羽作为忠义之士,自然也受到了人们的尊敬。这首诗通过描绘关羽祠前的祭祀仪式,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