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山水上,抱琴独踯躅。
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
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
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
秋水石栏深,潺湲如喷玉。
杂芳被阴岸,坠露方消绿。
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

荆山独往

荆山独自远行,怀抱着琴独自徘徊。

山高路远难行走,琴音悲切断续不停。

重岩叠翠丹阳树,泉水潺潺流过幽谷。

时常在白云之间,留连于秋水曲岸。

秋水石栏深深深,潺湲如玉声喷涌。

杂草丛生覆盖阴岸,露珠方消绿草间。

尽情享受这一生情怀,独自游赏心已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写了诗人独自在荆山游览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荆山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首句“荆山独往”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独自在荆山游览的决心。接着,“宿昔山水上,抱琴独踯躅”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漫步,抱着琴弹奏的情景。这里的“宿昔”表示长久以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第三句“山远去难穷,琴悲多断续”则进一步描绘了山的遥远和琴声的悲凉。山的高远使得诗人难以攀登,而琴声的断续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遗憾和哀愁。

诗人转向了对环境的描写。“岩重丹阳树,泉咽闻阴谷”两句分别描绘了岩石的厚重和丹阳树的美丽,以及泉水在山谷中流淌的声音。这些景物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氛围。

“时下白云中,淹留秋水曲”两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秋水之上。在白云之中,诗人停留欣赏秋水的美景,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恣此平生怀,独游还自足”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尽情享受这一生的情感与经历,独自出游使他感到满足和充实。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音乐、环境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